姓名 |
混 旭 |
|
性别 |
男 |
|
年龄 |
43 |
|
学术称号 |
崂山学者 |
|
职称/学历 |
教授/博士 |
|
导师类别 |
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 |
|
所属院系 |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光电传感与生命分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
研究方向 |
化学与生物传感;表面修饰与性能;功能性材料 |
|
招生专业 |
分析化学;应用化学;海洋科学;化学工程 |
|
联系方式 |
13589261357;hunxu@sohu.com、634576049@qq.com |
|
个人简历 |
||
博士,教授,崂山学者,任教于青岛科技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一直从事化学与生物传感、表面修饰与性能等方面的研究,每年指导研究生6-9名。发表SCI论文70余篇,其中影响因子3.0以上29篇,5.0以上27篇,1区论文27篇;申请发明专利39项,授权发明专利31项,转让专利19项;出版外文专著一章;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及其他项目等共计11项,获中国分析测试协会三等奖1项,山东省研究生优秀科技创新成果奖1项,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1项,2016年度山东化工精英人物称号,青岛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高水平科技论文突出贡献奖1项,校级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奖4项;指导研究生获国家奖学金、山东省优秀学位论文、优秀毕业生等17人次。 主讲课程 研究生:《现代分析化学》;本科生:《分析化学》、《生物无机化学》、《化学传感器》、《化学前言》、《材料分析测试方法》等。 代表性论文 1. Nana Qin, Xu Hun*. ACS Appl. Nano Mater., 4 (2021) 10701–10707 2. Ting Yao, et al, Xu Hun*.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13 (2021) 26515–26521 3. Jianying Zhang, et al, Xu Hun*. Sensor. Actuat. B, 326 (2021) 128947 4. Xu Hun*, Yuchan Meng. Anal. Chem., 92 (2020) 11771–1778 5. Yue Zhang, et al, Xu Hun*. Chem. Comm., 56 (2020) 3421–3424 6. Xu Hun, Xiaoli Xiong, et al,. Chem. Comm., 56 (2020) 3879–3882 7. Ting Yao, Xu Hun*. Chem. Comm., 55 (2019) 10380–10383 (Cover) 8. Yanxin Li, et al, Xu Hun*. Biosens. Bioelectron., 130 (2019) 269–275 9. Xiaohua Li, Xu Hun*, et al, Sensor. Actuat. B, 297 (2019) 126808 10. Yanxin Li, et al, Xu Hun*. J. Pharmaceut. Biomed. Anal., 165 (2019) 94–100 11. Xu Hun*, Yanxin Li, et al,. Biosens. Bioelectron., 112 (2018) 93–99 12. Shanshan Wang, Xu Hun*, et al, Sensor. Actuat. B, 260 (2018) 388–395 13. Xu Hun*, Yan Meng, et al, Sensor. Actuat. B, 254 (2018) 347–353 14. Xu Hun*, Yan Meng, et al, Sensor. Actuat. B, 246 (2017) 734–739 15. Xu Hun*, Shanshan Wang, et al, Sensor. Actuat. B, 249 (2017) 83–89 16. Xu Hun*, ShanshanWang, et al, Microchim Acta, 184 (2017) 3333–3338 17. Xu Hun*, Bingru Liu, et al, Microchim Acta, 184 (2017) 3953–3959 18. Yingxia Zong, et al, Xu Hun*. Sensor. Actuat. B, 225 (2016) 420–427 19. Yan Meng, Xu Hun*, et al, Microchim Acta, 183 (2016) 1-7 20. Xu Hun*, Guoliang Xie, et al, Chem. Comm., 51 (2015) 7100–7103 (Cover) 授权发明专利 2012102081466 基于纳米金和硫堇信号放大检测谷胱甘肽的方法 2012102081593 目标诱导链释放和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循环的信号放大技术建立及赭曲霉素A的检测 2013102539267 一种双组份植物激素的同时测定方法 2014102742222 一种测定三聚氰胺的电化学方法 2014102469659 一种检测L-组氨酸的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2014102480751 一种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的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2014102724313 一种信号放大技术电化学传感器检测DNA的方法 2014102724811 一种基于适体识别作用电化学测定多巴胺的方法 2015103367197 一种基于纳米粒子标记氧化还原循环检测多巴胺的方法 2013106558708 一种基于杂交链式反应信号放大技术测定赤霉素的方法 获奖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三等奖1项 山东省研究生优秀科技创新成果奖1项 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1项 2016年度山东化工精英人物称号 青岛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 2008-2013年度高水平科技论文突出贡献奖1项 校级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奖4项 寄语 愿未来三年的研究生学习生活为你插上智慧腾飞的翅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