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课堂中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团委“红旗渠精神传承”实践团于7月21日奔赴河南省,开展以“赓续红色血脉,传承民族精神”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成员走进红旗渠纪念馆、青年洞、谷文昌生平事迹展、扁担精神纪念馆、殷墟博物馆等地,感悟革命历史、弘扬时代精神,于厚重文化中汲取奋进力量。
一、重温红旗渠精神:在艰苦奋斗中坚定信仰
红旗渠纪念馆与青年洞作为红旗渠精神的重要承载地,生动再现了上世纪60年代林县人民在极端艰苦条件下,劈山凿渠、引水入林的壮阔实践。纪念馆通过文献资料、影像史料与实景还原,全面展现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时代精神。
青年洞则位于太行山绝壁之上,由青年突击队苦战多年凿石而成,是红旗渠工程中最具挑战性的节点之一。沿着这条“人工天河”的陡峭山路攀登,团队成员切身感受到那段用血汗和信念铸就的青春史诗,深刻体悟红旗渠精神的现实意义与时代价值。
二、赓续扁担精神:在为民服务中体悟初心
谷文昌生平事迹展与扁担精神纪念馆共同展现了扎根基层、心系群众的为民情怀。谷文昌同志长期扎根福建东山县,致力于治理风沙、发展产业、安定民生,以“誓把荒岛变绿洲”的坚定意志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展览通过珍贵影像与实物资料,真实还原了他“心中装着群众”的崇高品格。扁担精神纪念馆则讲述了林县干部群众肩挑扁担翻山越岭、为民解困的感人故事,生动体现了“为民服务、无怨无悔、担当奉献”的集体精神。通过沉浸式参观与情境还原,团队成员深入感悟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群众立场与公仆情怀。
三、探访文明源头:在历史遗址中汲取文化自信
殷墟作为中国商代晚期的都城遗址,是中华文明重要的发源地之一,位于安阳市,是我国首个有文献记载、并为甲骨文和青铜器实物印证的古代都城遗址。殷墟博物馆通过大量珍贵文物的展陈,系统展现了商代政治、宗教与艺术成就,凸显了古代文明的高度发展。团队成员漫步其间,驻足于甲骨碑刻与青铜重器之间,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厚重与深远。
此次河南之行,团队成员以脚步丈量历史,以青春传承使命,全面领略红色文化、基层精神与文明根脉的深厚底蕴。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团队成员将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饱满的热情,书写新时代青年的奋斗答卷。(通讯员:张高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