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及时总结社会实验经验,9月12日,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于一政243举办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归来话收获活动,学院团委副书记信连涛老师参加。
各实践团队代表们从实践地点、类型、活动内容等全方位地展现了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团队的收获与体会,交流了自己在实践期间的观察、体验和感悟。赴德州市“循绿探新”强省建设实践团队长刘栩宁详细介绍了团队社会实践的整个流程,团队通过实地探访革命场馆、文化地标与高新企业,缅怀革命英烈,探寻传统文化根脉,调研绿色发展实践。
赴咸宁市通城县青春“乡”约,振兴有我科技创新团队核心成员任颜琦讲述了团队深入乡村田野,感受当地文化特色,走进被评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的产业基地参观,了解基地种植、精深加工、产品研发、市场开拓等环节,推动“产学研”合作关系进一步加深。
赴枣庄 “追寻抗战印记,传承红色精神”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核心队员潘永琪分享了团队追寻红色故事的过程,通过参观学习铁道游击队纪念馆、台儿庄大战纪念馆等红色基地,以枣庄为精神坐标,串联山东区域抗战记忆,延伸至全国红色脉络,在历史遗址的探访中触摸民族抗争的温度,为纪念抗日战争80周年献礼。
赴宁夏银川“智启乡村”志愿服务团队核心成员臧欣然讲述了本团队的发展历程和实践内容,队员们坚守着“明年再来看你们”的承诺,怀揣着青春的热情与担当,为宁夏的娃娃们带来了知识、陪伴与温暖,山与海在塞上江南的夏天相遇,谱写了一曲动人的青春之歌。
本次活动共有5支队伍和5位个人代表详细介绍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过程及成果,分享了社会实践的收获和感悟。社会实践是一堂行走的“思政课”、一次深刻的“专业课”、一场暖心的“奉献课”,化院学子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专业服务社会发展。接下来学院团委将持续发力,鼓励指导学生深入基层、服务社会,在实践中书写更加精彩的青春华章。(通讯员:信连涛、臧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