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青科毕业转眼已经快三年了。三年前,我是化学院2019届毕业生,保研至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在给学弟学妹们的寄语里写到:大学最重要的是充实,选择自己喜欢的事情,过有意义、有目标、有期待的生活。值得骄傲的是,在之后的三年研究生时光,我仍然没有辜负自己的每一次选择,勇于担当、忠于信仰、甘于奉献,收获了新的征程不同的精彩。
感受校级组织的平台带来的历练和成长一直是我的心愿之一,因此,我来到石大做的第一个选择就是加入校研究生会。石油大学的在校本科生和硕士生均有7000余人,校学生会和校研究生会是校团委指导的两大主要校级学生组织,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得幸于本科期间在分团委培养的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和高效保质的工作能力,研二时,我在一众各有优势的伙伴们中脱颖而出,通过全校研究生代表大会被选举为第二十六届研究生会执行主席。在三年研会生活里,“为同学做实事”是我不变的初心,“要真抓实干,而非巧舌如簧”是我坚守的准则。因此,我带领研究生会筹办中化能源校招平台,为同学们做好“就业大事”;以研究生学术论坛为载体搭建学术交流平台,为同学们做好“学业大事”;征集权益提案并发起“职能部门面对面”,为同学们做好“权益大事”;聚焦青年交友需求策划联谊交流活动,为同学们做好“终身大事”,辐射学生总人数达10000余人。今年六月,我们筹办的毕业生红毯礼顺利落幕,当听到嘉宾们、家长们纷纷谢道“感谢你们组织了这场活动,你们辛苦了”的时候,我骄傲地说,这是石油大学给毕业生的专属仪式感。就这样,在一次次从石大学生实际需要出发,为校园文化添砖加瓦的过程中,我想,我感受到了担当的意义。
我做的第二个选择是担任党支部书记,投身研究生支部建设,并不断夯实自己的政治素养。我于2017年在化学院本科生第二党支部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入党志愿书中一笔一划地写下“要时刻准备着接过历史的重担,把国家的富强兴盛扛在肩上,把人民的幸福安康扛在肩上,为共产主义事业奉献自己终身。”从此,我的青春与责任相伴,梦想与使命同行。本科期间,时任党支部书记的刘施施老师对待各项流程一丝不苟的态度时时影响着我,让我严肃、认真地对待每一次党内生活。研一入学时,学院的研究生党支部仍是常规的以班级为单位的横向党支部,我全票当选班级所属的研19-4党支部书记,共有党员9人。经历了一年的纵向党支部改革调研和筹备,研二,学院研究生党支部正式拆分重组为13个以课题组研究方向划分的纵向党支部,我们氢能科学与工程第二党支部共有27人,横跨研一到博四7个年级,是人数最多的研究生党支部。自此,作为党支部书记,我依托纵向党支部年级跨度广、研究方向近的优势,在支部工作中强化朋辈引领、榜样带动,打造了具有“新能源”特色的党支部工作体系,支部全员在学业、科研、实践等方面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支部也因此入选全校首批学生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共4个),获得8000元的建设经费。今年,围绕建党百年主题,我带领支部成员录制“献礼建党100周年”微视频、讲授“百年圆梦”思政微党课、参观首都博物馆“伟大征程”特展并重温入党誓词、去国家大剧院观看《方志敏》大型话剧、把红歌从石大唱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前,不断坚定党员理想信念。而我们的努力也吸引到了学校领导的目光,得到了广泛认可。11月,学校党政办公室党支部向我们发来了共同开展本月组织生活的邀请,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胜利油田考察时的讲话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进行联学共建,学校党委书记陈峰和35名师生党员参加学习,并就学校近期“我为师生办实事”实践活动的开展情况交流活动成效、提出意见和建议,同时对我们支部的建设情况给予了充分肯定。在支部取得众多成绩的背后,我总能想起的,是我大学四年在化学院团委办公室中的耳濡目染。学院党务老师对我的评价是“工作规范”“办事明白”“一个省心的党支书”,而我给的回应往往是“本科时培养得好”“大学四年一直在向我的辅导员们学习”“都是潜移默化形成的习惯”。如今,马上就要迎来我的第5个政治生日,五年来,我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写在思想汇报里的那句“端正入党动机不是一阵子的事,而是一辈子的事”,以身作则带领支部党员在学思践悟中成长,我想,这就是信仰的意义。
第三个重要选择是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各项平台,坚持把社会实践作为自己学生时代的必修课之一。去年9月,经过层层选拔,我成为全校唯一入选北京市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暨第17期首都大学生英才学校的学生。站在首都英才的平台上,我接受了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理论培养、作为首都青年代表和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了“9·30”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花篮等国家仪式、负责了首都多项重大活动的保障工作。按照首都英才的培养要求,我挂职了北京市昌平区南邵镇的团委副书记,服务基层,配合团委书记完成镇团委的日常工作,持之以恒的以青春之名、践志愿热忱。与此同时,作为团队负责人,我主持开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飞入寻常百姓家’的传播路径研究”,入选北京市双百行动计划(高校师生服务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建设“双百行动计划”),并获得了2020年北京市优秀示范项目,作为共青团改革的实践案例之一报送中国青少年研究会。
今年,恰逢党的百年华诞,我有幸入选北京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工作组。2021年6月30日23点,我们天通苑北远端集结岗各工作人员整装待发。我的工作内容是引导通过16个安检通道后的约5000位观礼人员与引路志愿者快速对接、集结站队,安全、快速地前往候车大厅,有序候车。次日凌晨5点,来自昌平区、顺义区的五批次人员全部有序乘地铁专列前往大会现场,指挥部传来“任务完成,请退场!”的指示,我们迅速从各个工作点返回空荡荡的乘车广场集合。如果问我不想到天安门广场去听雄壮的军乐声、悠扬的合唱团歌声和朗朗的献词声吗?不,我当然想。但当看到坐镇指挥部的领导、全副武装的警察同志和严阵以待的安检人员时,我看到的,是多岗位、多阵地同频共振的信心,是“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决心。任何一场重大活动,有冲锋的“前排”,就有默默守护的“后排”,天通苑北地铁站到天安门广场有着26公里,我们要做的,就是要打通远端集结的“第一公里”。那一刻,我感受到了奉献的意义。
研究生三年来,我一路探索、一路成长,把“努力成为为既具备专业知识、又具备党建工作潜力的‘又红又专’复合型学子”作为自己的全面发展目标。截至目前,我的学分绩点和综合测评均位列专业第1名,累计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1次、一等奖学金三次,获评了北京市三好学生、北京市优秀学生干部、中国石油大学校长奖(和中石大华东每年一起各评10人)、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并作为学生党员代表在“两优一先”表彰大会上进行发言,目前十佳大学生的评选也到了最后的终评环节。回想起来,我总是感恩于母校对我品格和能力的培养,庆幸于我在每一个人生重要的岔路口都做了正确的选择。现在,我已经步入求职阶段,耳边常常响起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胜利油田时讲的那句“端好能源的饭碗”,所以我的第四个重要选择,便是希望能够在能源领域继续磨练自己、贡献力量。
最后,就以我在中石大“两优一先”表彰大会上作为优秀学生党员代表发言时的最后一段话作为结尾吧:今天在学校,我立志将“小我”融入“大我”,为班级、党支部、学生组织、学院乃至学校的建设发展添砖加瓦,明天走出学校,也必当立志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奉献精神勇立潮头,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为党、为祖国、为人民多作贡献。